除塵器設備的起源與發(fā)展
我們知道,除塵器設備目前在很多領域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除塵器顧名思義就是把氣體中的灰塵顆粒物等過濾掉的一種設備。那么除塵器設備是如何被人們熟知和發(fā)展起來的呢?今天,鄭州潔能達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除塵器的起源與發(fā)展。
世界上最早期的除塵器設備其實并不是我們所想的那么復雜,在1901年的時候,英國一個土木工程師布斯在倫敦一個音樂廳觀看一種車廂除塵器的示范表演。這種除塵器是采用壓縮空氣吧塵埃吹入一個特制的容器內,但是布斯看后覺得這種方法并不高明,因為車廂內很多灰塵并不能被吹干凈。他就想,要是制造一種設備,把這些灰塵吸收起來,效果會怎樣呢。于是,他就在家里做了簡單的實驗:將一塊手帕蒙在椅子的扶手上,用口對著手帕吸氣,結果手帕上沾滿了灰塵。最后,他根據這個原理,采用強勁的電泵,上邊連上一個軟管,管子的吸口套上一個布袋,通過電泵的強勁吸力,把空氣重的粉塵通過布袋過濾掉,這樣,世界上第一臺除塵器設備就這樣誕生了。
隨后,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得除塵器設備更加廣泛的被人們接受和應用,除了我們日常的吸塵處理,在工業(yè)生產和一些高粉塵污染的空氣環(huán)境下,除塵器設備也逐漸充當起了這些行業(yè)的除塵能手。
1901年8月,英國布斯發(fā)明了最早的真空吸塵器,并且成立了公司,申請了專利。
1906年,布斯的第一臺家庭專用的小型除塵器設備問世,但是由于其臺笨重(有88磅)而無法普及。
1912年,世界上第一臺輕便式真空除塵器設備Lux1問世,它源自瑞典的百年家電品牌伊萊克斯。這種除塵器采用無線自由操作的吸塵功能,帶給人類前所未有的吸塵體驗。
1950年以來,由于逆向噴吹型和脈沖噴吹型的發(fā)明與應用,使袋式除塵器的除塵與清灰實現了連續(xù)操作,而且阻力穩(wěn)定,氣速高,內部無運動機件和設計簡單等。隨著新型耐用、耐腐蝕、耐高溫、低壓降、易清灰的濾材的應用,特別是非織的聚合物濾材和金屬絲—織物混合物濾材的發(fā)展,應用日益廣泛,成為主要的高效除塵器。
1963年,在德國克勞斯和曼弗雷德向世界引進首批住宅空氣除塵器。曼弗雷德患有慢性哮喘病,這促使他為他的病情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案。于是他們一起設計了一種能凈化空氣的空氣過濾設備,可以去除導致他哮喘病的顆粒。
1970年,能源危機迫使人們對能源進行節(jié)約控制,采用密封式的房屋來減少電能使用,但卻阻礙了室內的空氣流通,室內空氣質量較差也加大了人們患病率的發(fā)生。于是空氣除塵凈化設備才真正的被人們所重視和應用。
除塵器設備在國內和國外的應用發(fā)展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國外,布袋除塵器被用于火電廠的煙氣凈化,由于這些國家的煙塵排放要求日趨嚴格,袋式除塵器的進一步發(fā)展,特別是除塵濾袋材質的發(fā)展,使濾袋壽命得到延長,使除塵布袋得到較廣泛的應用。
在國內工業(yè)除塵器設備的使用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先后在國內多個煤電廠投入使用。例如:普坪村發(fā)電廠、內江電廠、南定熱電廠、楊樹浦電廠、巡檢司發(fā)電廠、淮南發(fā)電廠等小型燃煤企業(yè)燃煤機組上使用,由于當時的客觀原因和條件限制,很多企業(yè)并沒有堅持使用。其原因一是當時的火電廠煙塵排放在環(huán)保上沒有要求;二是袋式除塵器當時的整體水平較落后,性能可靠的大型脈沖型袋式除塵器還未開發(fā)出來,也沒有適合我國燃煤電廠的強度好、耐高溫、耐腐蝕、壽命長的濾料,國產脈沖閥也不過關、壽命短,其它部件的加工和安裝也不精良;三是對袋式除塵器的認識和使用經驗不夠,因此出現了“燒袋”、“糊袋”、“漏袋”和“清灰不靈”等現象。90年代后,基本上不再有電廠使用袋式除塵器,嚴重阻礙了大型脈沖袋式除塵器在國內的發(fā)展和應用。
隨著我國工業(yè)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后來國內的除塵技術也不斷的得到大幅提神,一些更加新型高效的除塵器設備脫穎而出,例如:脈沖除塵器,靜電除塵器、磁力除塵器、過濾式布袋除塵器、旋風除塵器等。通過這些除塵器設備的廣泛應用,我國的工業(yè)生產和工業(yè)環(huán)境也有了空前的跨越式發(fā)展。
- 上一篇:水泥廠除塵器"七分技術,三分管理”
- 下一篇:河南除塵器阻力維持以及材料選用